自开学以来,766全讯白菜网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迎新活动、“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主题健康跑、纪念“九一八”主题活动等团学活动70余项,涵盖迎新活动、思想引领、体育运动、文化艺术4类,累计12000余名青年学生参与其中。
校团委、校学生会开展迎新志愿服务,打通迎接新生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疫情和迎新的双重挑战,9月1日至9月3日,学校共青团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搭建起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防线,探索出“一对一”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学长提前联系新生进行对接,在校门、宿舍楼前设立两处“志愿服务工作站”,全程实施闭环服务,为9000余名2022级新生带来热情、温暖、快捷的“一站式”入学体验。


校学生会、大学生体育联盟响应体育综合改革号召,向新生展示校园联赛活动
学校学生会、大学生体育联盟开展了体育综合育人主题迎新活动,面向新生近距离展示了青科大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校园联赛,涵盖操舞类、球类、趣味类、武术类、健身类5种体育形式,旨在帮助2022级新生树立“以体为本 出彩人生”的理念,充分展示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成果。


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学生会开展特色迎新活动
各学院、校区在迎新点设置了体现学科特色、充满创意的展区与活动。
环境学院搭建的特色文化长廊,将近年来学院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制作成便笺悬挂在迎新现场,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化学院在迎新现场布置化学科普实验,化学爱好者协会成员向新生展示自制的“蓝晶雨”“黄金雨”“风暴瓶”,突出化学特色,传播化学知识,激发了新生的学习兴趣。


高分子学院创新性地开展“套圈思政”活动,将思政知识与流行的套圈活动相结合,引导新生共绘“这十年”彩绘展板,营造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海洋学院展出的一亿年前的琥珀花及琥珀文化、琥珀作品,吸引了大量新生驻足围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院“小浪花”志愿者还为新生宿舍房门、储物柜贴上定制壁纸,上下床楼梯上粘贴防撞条,宿舍环境焕然一新。


化工学院迎新现场,有3名新生同为9月3日出生,学院为他们举办了难忘的成人礼,准备了蛋糕、书籍、新生大礼包等生日礼物,展现了学院的人文关怀。


材料学院为每一名新生配发入学教育教材,以课程思政教育助推立德树人成效,聚焦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思政“第一课”。


艺术学院围绕“音乐-美术-设计”艺术党课,打造以“心”迎新、以“新”迎新、以“馨”迎新、以“信”迎新四大特色板块。


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报到现场实行“码”上报到,智能高效,营造了科技感十足的迎新氛围。


机电学院构建“年级+专业+班级”领航学长工程体系,从优秀博士生、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领航学长,充分发挥优秀朋辈引领力量。


法学院迎新现场设置《梦想合同书》,新生身着法袍,手持《民法典》,从“智慧树”上摘取“知识”硕果,为专业学习预热。


中德科技学院组建教工党员志愿车队为新生搬运行李,打造暖心、便捷、难忘的迎新报到流程,从大厅双语标语到外教现场答疑,细节处体现中德办学元素。


经管学院公众号开设“新”动经管迎新专栏,定制矿泉水、新生大礼包,为新生送上入校后第一份温暖。


自动化学院联合校友企业,将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智能车赛道和展台搬到迎新现场,深度彰显学院“AI工赋”迎新工作特色。


数理学院通过创意“数小π”吉祥物拍照打卡,精心设计“π之星”幸运大转盘,点亮青春“π”拼图,留下新生“π”足迹,记录“数”说相遇的珍贵时刻,许下未来有“理”的美好心愿。


传媒学院设置学生作品展出长廊及精美动漫视频展播,让新生在报到过程中体验专业特色,用乐高积木拼成的“Hi,新同学”系列展板别具一格,吸引过往同学纷纷驻足打卡。


外国语学院将专业特质与家国情怀有机融合,微管理、云服务、个性化迎新,用视频为新生传递感恩,激励梦想,用爱为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高密校区突出专业特色、学风建设,激发新生学习兴趣,为特殊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特殊需求,召开网上家长会,答疑解惑,让家长学生放心。


中德校区设置“党员先锋岗”,从新生信息核对到行李安置,从校内核酸到食宿安排,营造“党员冲锋在前,有问题找党员”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