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766全讯白菜网传媒学院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情系大山·温暖心灵”爱心支教团和传媒学院赴山东临沂莒南县涝坡镇“小漫姐姐眼中的大山”社会调研团整顿行囊,前往莒南县涝坡镇中心小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成员们进行了充分准备,从帮扶对象的信息收集到活动物资的准备,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志愿者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严谨态度。出发前,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刘园园向志愿者们讲述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同学们注意安全,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为志愿活动奉献出最大能量。


当天,志愿者们抵达涝坡镇中心小学后,涝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崔永峰热情接待了志愿团队。见面会上,崔永峰带领大家回顾了“小漫姐姐”志愿服务十三年来的发展,并对接下来一周的实践活动进行规划安排。

7月16日上午,志愿者们聚集在涝坡镇中心小学党员教育室里,由调研团和服务团队长缪潇玄、刘晓阳带领志愿者们共同学习党史。志愿者们首先阅读党史书籍,了解党史故事,接着两位队长为大家讲述沂蒙精神,鼓励志愿者们提问、讨论,更深入地学习了沂蒙精神内涵。所谓“沂蒙精神”,就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年大学生应该学习沂蒙精神,把理想信念的提升融入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为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在党史学习课堂上,志愿者们深刻了解到了沂蒙精神的具体内涵,这对于志愿者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和教育意义,应当积极弘扬沂蒙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过去的峥嵘岁月,还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沂蒙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融入新的内涵,指引着人们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历史不能忘记,精神需要传承,作为大学生的志愿者们更要传承这份红色印记,在生活和学习中继续努力。

下午,志愿者们开始为接下来几天开展的趣味课堂做准备,创设教学情境。各个活动的负责人们介绍了自己负责的活动流程,努力将创新元素融入趣味课堂中,以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意手工课堂、趣味运动会、音乐课堂、陶艺课堂……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为孩子们营造有趣的氛围,从而保证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技能、了解党史,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志愿者和孩子们能够彼此熟悉,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感情纽带。

7月17日上午,志愿者们和涝坡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初次见面。志愿者们引导小朋友们在教室落座。孩子们按顺序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介绍自己的年级和兴趣爱好。志愿者在每个孩子介绍完毕后,都会送上一盒彩笔作为“见面礼”,拉进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志愿者们首先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堂主题为“以爱之名,以手为媒”的创意手工课堂,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对一配对,共同制作DIY手工,捏制太空泥,整个课堂充满互动性和趣味性。经过两个小时的创作,志愿者和孩子们协力完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孩子们也由拘谨变得放松,志愿者们也逐渐融入了孩子们的群体。手工课堂结束后,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在操场进行体育活动,开展球技大比拼,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下午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一队带领孩子们开展趣味运动会,另一队进行墙绘。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玩“贴膏药”游戏。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行踢足球前的热身运动,以防孩子们在运动中受伤。通过这次的运动会,孩子们增进了与志愿者之间的友谊,丰富了课余生活,充分展现了小朋友的青春活力。另一边马继鑫老师带领志愿者们在操场东墙进行“百年建党,逐梦向前”墙绘活动的起草工程,将建党100周年标志、党徽、天安门等红色元素融入墙绘中,弘扬党的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影响到每一个人。伴随着晚霞的到来,第一天的正式支教活动也逐渐落下帷幕。


7月18日上午,伴着炎炎烈日,“小漫姐姐眼中的大山”实践团队踏上已薪火传递了十三年的家访之路,给孩子们送去了爱的鼓励。传媒学院兼职辅导员郑紫薇提前联系了小漫姐姐团队连续13年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家庭,志愿者们分为三队,分别前往不同孩子的家中进行走访。



由郑紫薇带领的第一队志愿者去到了夏家沟夏琰娜家。琰娜的爷爷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志愿者们给琰娜带去了礼物,并且与琰娜和爷爷奶奶进行了交流;由刘晓阳带领的第二队志愿者去到了夏家沟夏小玥家,小玥的爷爷早早地就等候在门口,见到志愿者的那一刻,爷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志愿者们和小玥交流了学习上的经验;由刘逸林带领的第三队志愿者去到了翟家涝坡村翟伟颖家。由于伟颖还没有放假回家,所以志愿者们与翟伟颖的妈妈进行了交流。从伟颖妈妈的口中志愿者们得知:伟颖在去年被曲阜师范大学录取,并且一年以来在大学中也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下午,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百年建党,逐梦向前”党史知识和安全教育课堂。在党史知识小课堂中,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述了毛泽东和陈望道的故事。随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开展了趣味运动会,中间穿插着的“节目环节”也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才艺表演,增进了孩子们与志愿者们之间的感情。同为连续13年帮扶对象的王子娇也带着妹妹来到校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下午的活动。
7月19日上午,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书香校园晨读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认真阅读有趣的党史小故事。随后,志愿者们组织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漂流瓶活动。孩子们在信纸上写下了“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一笔一画、一字一句,认真的笔触中都饱含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漂流瓶活动结束后,紧接着展开的是“音动你心”唱歌教学,志愿者们特意选取了《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首歌,希望向孩子们传递出那些对于梦想的不懈与坚持。
下午,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体味陶艺魅力,手创陶艺作品”陶艺制作与欣赏创意手工课堂。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欣赏了一些著名的陶艺作品。随后,志愿者与小朋友一一配对,制作了许多精致可爱的陶艺作品。

7月20日上午,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继续开展“体味陶艺魅力,手创陶艺作品”陶艺制作与欣赏手工课堂。在哥哥姐姐的陪同下,孩子们拿起笔刷和颜料,亲手为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上色。志愿活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课堂上气氛依然活跃。活泼热情的孩子们用颜料涂了满手,在志愿者的衣服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志愿者们为涝坡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20本《写给青少年的党史》图书,并将其全部捐赠给学校的孩子们。
中午,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午餐汉堡和蛋糕。分别的时刻终要到来。午餐之后,志愿者们把孩子们送到校门口,互相道别,再把小朋友送到爸爸妈妈手里,约定明年再见。

“小漫姐姐”活动作志愿活动圆满结束,传媒学院团委老师于杰亮、赵岩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于杰亮表示,“小漫姐姐”活动作为传媒学院乃至766全讯白菜网的志愿品牌已经延续了13年,今年是疫情之后恢复实地实践的第一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经过七天的实践证明,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志愿者们经过此次实践,应当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赵岩也对志愿者们的付出表示了肯定与赞扬,对今后的“小漫姐姐”活动做出了展望:不忘“情系大山·温暖心灵”的初心,“小漫姐姐”一直在路上。下午,志愿者们分组分工将教室和走廊清扫干净,这也代表着本次活动步入了尾声。虽然已经没有教学活动进行,但是依然有孩子自主来到学校里找熟悉的哥哥姐姐玩耍。

此次活动旨在关爱大山留守儿童,结合传媒学院的专业优势,助力孩子们的发展。这也标志着本次“小漫姐姐”实践活动已经正式开始。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小漫姐姐志愿团队来到“革命老区”临沂市,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切身感悟沂蒙精神,培养了学子们的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与家国情怀,也向社会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为孩子们普及德育、体育、美育知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帮助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健康成长。今年已经是“小漫姐姐”活动的第十三个年头,我们会一直坚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和帮助的服务宗旨,为涝坡镇的留守儿童们带去温暖,助力莒南县涝坡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