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指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属性和地位。为探寻菏泽乡村环境的保护状况,助力鄄城区“低碳环保”知识的普及,以便为其他地区村庄提供可供借鉴的绿色支教模板。7月27日,766全讯白菜网“倾心授育,小荷有我”青年先锋支教团赴山东省菏泽市,对“低碳模式”进行实地考察,展开本次绿色支教活动。

把握疫情防控形势,注重保障实践安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实践内容,安排专人携带队旗、实践服以及应急药品等。766全讯白菜网赴山东省菏泽市“倾心授育,小荷有我”青年先锋支教团于7月27日正式启程前往菏泽,开展为期1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途中,团队成员全程佩戴口罩,积极响应了“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的活动要求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到达菏泽后,团队召开了第一次团队会议,会议由队长王浩然主持。会上,王浩然再次强调安全问题,进一步细化了实践方案,明确了任务,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资金管理。
调研李进士堂村低碳生活理念,感悟支教背景。在菏泽市政府的介绍下,支教团前往李进士堂镇,并顺利与党委副书记对接。在党委副书记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了李进士堂村贯彻的绿色理念以及菏泽市党委在李进士村环保建设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针对调研初步情况,团队成员陆续开展绿色支教活动。
聚焦乡村环境保护,调研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发布绿色农业倡议书。习总书记指出:农业部门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团队成员在当地党支部的组织下参观了部分种植园,当地农民积极发挥沿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种植,部分地区可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风景线。队员徐淑倩针对绿色农业的成因、特点、意义制作了一份简易的倡议书,与当地人民交谈的过程中分发倡议书,宣扬建立绿色农业,节能减排理念,做一名绿色引航者。

聚焦乡村环境保护,开展环保专题宣讲,播放公益电影。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利用村中广播等设备以“提前通知到位、现场落实到位、群众互动到位”的标准将活动落实下来。电影放映前,队员程玉帅上台,以当地的方言依次围绕“严守‘三条红线’的重要性、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方法”进行通俗性的演讲,深入人心。紧随其后队长王浩然便开始播放公益电影—《环保局长》,当地老百姓在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感受到环保工作进行过程中的不易,表达出对环保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真是‘百姓看电影,政府来买单’。我看到了‘环保人’的辛酸,还有他们的坚守。我觉得环保不只是他们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一位公益电影观众和团队成员谈到观影后的感受。
搭建绿色共享课堂,言传身教,以诗育人。在“小荷学堂”开课前,队长王浩然组织卫生环保小队对教室进行了初步的清扫打理。开课前,主讲人王浩然以身作则,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带领着其余老师们进行卫生的最终打扫,使孩子们通过对比亲身感受到保持洁净环境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以诗育人便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由讲师小倩老师声情并茂般朗诵“次北固山下”的诗句,并穿插着讲解诗歌中的含义。渐渐向学生们描绘出一幅冬末春初之时,绿水青山、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一股“环境”之美涌上了孩子们的心头。
搭建绿色共享课堂,理论结合实践,深化低碳知识普及。针对孩子们对“绿色”世界的向往,团队成员顺藤摸瓜,紧抓孩子们的好奇心,在队员程玉帅的带领下,向孩子们讲环境保护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细化讲解,即:低碳生活的定义、垃圾分类的定义及重要性,土地资源的现状、保护及解决措施,乡村环境的重视与维护。针对不理解、有疑问的同学,各位老师在课间会对其进行耐心辅导,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为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巩固学生们对于低碳知识的认知。在队员鹿庆阳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一节“垃圾分类”的实践课,每个孩子在可活动范围内自主收集一个垃圾后,进行模拟垃圾分类投放,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再一次深化对环保知识的理解。

助推资源保护,守护地球血液。现代农业飞速发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水资源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队员鹿庆阳通过视频的播放,结合着自身的经历,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生动的讲述着水资源于我们、于农民、于全体中华儿女的重要性,同时,他将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化繁为简,层层深入向孩子们发出呼吁,共同守护我们珍贵的淡水资源。
助推资源保护,推进环保安全教育。“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一首《渡黄河》将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淋漓尽致般展现出来。菏泽—黄河水域流经地,在水资源保护的同时,相关溺水的安全教育更不能忽视。在队长王浩然带领下,队员们有条不紊的带着孩子们一并开展了围绕“防溺水”的翻转课堂,四人一组,角色各异,实地“孩子们相劝下河游泳嬉戏”情景模拟—(A、B学生劝C学生下黄河游泳,D家长批评教育),在交流中感受,在欢乐中学习。
紧跟时代步伐,呼吁“疫”起与环保同行。核酸检测进入常态化,不时卷土重来的疫情,及其所伴随的大规模核酸检测等,都使得诸如棉签、拭子杆、“大白”服、包装袋等医疗废物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适当其时,在菏泽市全员核酸来临之际,团队成员在书记得带领下合理摆放好“黄色”医疗垃圾筒,成立“医疗排除”小组,精准定位,针对全员核酸过程中遗落得医疗废物进行定点排查,从而保证医疗垃圾的及时处理。“我感受到了政府对医疗垃圾收集、处置的重视,看似任务虽小,但我深知责任重大。”执行任务时,队长王浩然分享他的感受。绿色引航,责任担当,共击疫情。

投身低碳宣传工作,永续绿水青山,是当今青年一代所肩负的责任。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作为青少年的孩子们,往往处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亟待形塑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培养低碳环保理念尤为重要。本次支教活动,支教团以“垃圾分类”、“乡村环境保护”等热点知识为主导,辅以“以诗育人”、“言传身教”的特色教育思想,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厚植于孩子们心中。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团队成员表示愿意利用专业所学知识,观察社会,了解乡村环境保护现状,助力乡村低碳知识的普及,为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