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环境学院“筑牢防线·安全启航”实践团走进烟台市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重温胶东抗战烽火岁月,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

步入纪念馆序厅,实践团成员集体观看了胶东历史纪录片。影片中,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到如今繁荣发展的烟台港城画面交替呈现。“透过影像,我们仿佛亲眼见证了先辈们在胶东大地上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实践团队成员兰雨鑫动容地说。

在“胶东共产党成立与早期发展”展区,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吸引着团队成员驻足凝视。展区系统还原了1924年胶东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艰辛历程——从早期共产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村庄、工厂秘密传播革命思想,到逐步建立党组织、发展革命力量,再到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火种在胶东大地燎原的不易与伟大。

在“胶东抗日烽火”展区,“胶东抗日七英雄”雕塑群像令实践团成员肃然起敬。1942年冬季反“扫荡”战役中,七位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毅然将敌人引向马石山主峰。弹尽粮绝之际,战士赵亭茂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他们和我们年龄相仿,却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以英雄为榜样,将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胶东抗战历史的认知,更深刻领悟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把从红色研学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科研的动力,用专业所长守护国家安全、助力绿色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